房产

天天快消息!孩子发脾气时,家长你第一句话很重要!这4句最伤人只会火上浇油,你否经常说?

2023-07-06 11:14:09 来源:顶端新闻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孩子发脾气甚至撒泼耍赖,想必很多家长已经司空见惯了:看到喜欢的玩具,软磨硬泡还是没给买,最后发展到撒泼打滚躺地上。坐电梯没注意先按了楼层键,他立马大喊大叫,非得重新下楼再按一次。说好平板只玩15分钟,时间到了却不肯放下,强行拿走少不了又是哭闹一场。……面对一言不合就哭的孩子,家长开始还有耐心哄一哄、和他讲道理,换来却是变本加厉的哭闹。所以最终还是忍不住一顿吼。一次我家4岁的二宝玩积木,小心翼翼搭了一层双一层。不想一块积木没放稳,哗啦倒了一片!气急败坏的他大叫一声,索性把所有的积木推倒,接着便大哭起来。这时宝妈刚好看到,有点生气道:“自己弄倒的又不是别人,还有理发脾气?”孩子听后,不仅没有“自知之明”,反而哭得更凶狠!孩子这样的表现,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,尤其是处于秩序敏感期、执拗敏感期的孩子。其实孩子发脾气并不见得完全是坏事,关键是看家长如何处理。面对无理取闹的孩子,很多父母是缺乏耐心的,轻则吼一顿,重则打骂也是有的。简单粗暴的办法,看似很有效,可不曾想在孩子心里留下了烙印,有害于身心健康发展。
美国儿童发展研究院研究指出:6岁前的孩子,理智脑比情绪脑发育落后,即:孩子会先用情绪表达不满,而不是跟成人一样,会先用理智来看待问题。
3-6岁的孩子,生理和心理上都在经历成长巨变。他们的独意识从萌芽到逐步发展,大脑掌管情绪的区域和掌管理智的区域正在产生强连接。也就是说,这个阶段孩子爱发脾气,正是促进大脑发展的好时机。所以当孩子情绪上来时,不要用粗暴的手段阻止孩子,而是要接纳孩子的情绪,并引导和教育孩子直面自己的情绪。不由分说阻止孩子发泄情绪,使情绪压力积攒,容易产生挫败感、自卑感,并导致孩子的理智脑发育会一直比情绪脑落后。

孩子发脾气时,家长常说的4句话,只会火上浇油

有些家长也明白当中的道理,只是不知道怎么疏导孩子。你可知道,平时经常说的一些话,不仅起不到安抚作用,反而会“火上浇油”,更让孩子情绪崩溃。1.“整天就知道哭哭哭,你除了哭还能干点啥?”很明显,这是带有责骂意味的话,千万不能直接对孩子说。孩子情绪爆发,定是有原因的,或是需求没得到满足,或是心中感到委屈等。如果一味地指责谩骂,只会让孩子感到更加憋屈,因此也会哭得更伤心!2.“不许哭!再哭就不要你了!”这是恐吓和压制性的话语,接收这句话的孩子,要么被镇住,把眼泪硬生生地憋回去,因为他真的害怕爸妈不要自己;要么哭得更厉害,而且边哭边粘着爸妈,唯恐被丢弃;还有一种是无动于衷,因为这话听得多已经免疫了,并不影响他发脾气。3.“你想哭就哭吧,一次哭个够!”这句话体现的是家长冷处理方式。有时确实是见效,没人理孩子或许一会儿就消停了。但有些孩子哭,主要是想引起爸妈关注。过于冷漠或无回应,可能会使孩子生产不安全、被抛弃感,认为爸妈不爱自己,因此可能一直沉浸在消极情绪中无法自拔。4.“别哭了,想怎样你倒是说啊!”这是家长们典型的劝阻和引导式的话语。孩子不明就里地哭闹,家长一个头两个大,自然第一反应是要搞清楚原因,因此总会发出灵魂式问句:“你到底在哭什么?”这也属正常,可问题是:孩子说不出来呀!尤其是3岁以内的孩子,语言表达能力有限,很难将自己的需求或委屈说出来。面对爸妈的拷问,他越想说越是急,越急却越说不清,唯有哭个不停。

孩子发脾气哭闹时,家长正确应对分3步
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人最本质的需要是被肯定和接纳。当孩子的情绪被肯定和接纳后,他的理智脑才慢慢开始恢复工作,继而反思自己的行为。这时候再加以引导,那么孩子会很乐意听爸妈的话。总体来说,当孩子情绪爆发时,家长可以分3步进行引导:首先,平复自己的情绪在情绪管理上,成人的自控和调节能力比孩子更强。身为成人,我们不能跟孩子一样被情绪大脑左右,跟孩子相互对立,朝着对方大吼大叫,甚至相互“伤害”。很多家长有自己的“诀窍”——心中默念一百遍“亲生的,亲生的……”如果这一招不奏效,那么建议你先离开现场几分钟,换个环境稍缓片刻。待情绪平复、理智回来后,再处理跟孩子之间的事情。其次,给予孩子发泄情绪的空间,不必急于制止。孩子有情绪不发泄出来,积攒到一定程度而突然爆发,那样子会更极端而且更难棘手!相比之下,让孩子合理地发泄情绪,及时疏导,非常有必要。孩子哭泣时,不必急于止哭,可以亲亲、抱抱、拍拍、哄哄他。如果孩子拒绝,可以陪在他身边,并且让他知道:哭没关系,爸爸/妈妈会一直陪着你。再者,孩子平静后,以共情的方式引导孩子认清和解决问题。孩子平静下来后,并不意味着事情结束了。相反这正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、学习管理情绪的好时机。如果孩子愿意说,我们在鼓励孩子说出真实的想法,并耐心地倾听。如果孩子不愿意,或者无法清晰地表达。那么我们可以尝试描述刚刚孩子经历的场景,说出他的感受,表示理解,并给出孩子正确的建议。比如,积木倒这件事,我们可以对孩子说:刚刚你很认真在搭积木,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作品,突然倒了,你肯定很难过,也很生气,在生自己的气对不对?我很理解你,换我的话也会生气。但没关系,我们可以再来一次。经过这次以后,你肯定记住了,每一块积木都要很小心,下次咱尽量轻一点儿,搭建更稳固的造型,这样就不容易倒了……

结语

耐心,是教育的根本,育儿路上再多的困难,都会在耐心的面前得以化解。只有耐心的父母,才能教育出有耐心的孩子。愿所有的孩子,都能在父母的理解与接纳中,获得成长最强的动力!

标签:

上一篇:把脉鲍鱼种业,广东水产学会专家到惠来调研指导鲍鱼养殖产业发展
下一篇:最后一页